万部华严经塔探沟清理简报

发布时间:2024/03/12 浏览次数:3850

万部华严经塔探沟清理简报

呼和浩特市文物事业管理处

董萨日娜  穆格敦  曹峰

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位于今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太平庄乡白塔村西南。此处地貌为平原,地面较平整,此次清理探沟位置位于丰州古城西北角。

为配合国家文物局拟建设《万部华严经塔及丰州故城文物安防系统建设工程—“草原神灯”的实施计划》,201295日至201299日和2012927日先后两次由呼和浩特市文物事业管理处组织人员在万部华严经塔西侧约150米处,现有小四合院南12.5米处,布置一个宽2米,长10米的探沟(图一)及西侧临时清理探沟探沟平面呈长方形,呈东西向。

1710233708657.png

【图一】  探沟剖面图

本文对此次清理探沟部分遗迹、遗物简报如下:                                                            

一、地层堆积

清理探沟平均深度为3.10米,文化堆积较厚,堆积较明显,从清理的情况看地层堆积可分为5层,现以探沟南壁和北壁为例介绍如下(图二):                       

层,即表土层或称为耕土层,厚约0.2~0.3米,土色为黄褐色细沙土,土质较疏松,含植物根茎和一些石子。无明显遗迹和遗物出土。

层,厚约0.35~0.4米,土色为浅黄褐色粘土,土质较硬。出土有各个时期遗物,如:现代瓷片、和金元时期砖瓦残片。仍视为现代地层。

1710233788643.png

探沟北壁地层图

 

1710233873300.png

探沟南壁地层图

③层,厚约0.4米,土色为黑褐色粘土,土质较硬。有零星建筑构件瓦片、砖残片出现。这一层遍布整个探沟,此层下约厚0.1米为淤泥,呈黄色。从出土包含物上看该层为金元地层。

④层,厚约0.9~0.93米。土色为灰褐色掺杂黄褐色土,主要遗迹出现在此层,在探沟中部及东侧出现房屋基址及柱础石。从探沟北壁可看出有④层下开口打破⑤层的灰坑H1H1出土物与第④层一样,但数量较少。灰坑口径为1.2米,深约1米,圆形灰坑。探沟西侧局部有红烧土块和踩踏面,同时出土有建筑瓦片、青砖、瓷片及少量兽骨等。从第④层遗迹和遗物上看为金元时期形成的堆积。

⑤层,厚约1.0~1.07米,土色为黑灰色,出土有沟纹砖、铁器残件、陶片、砖瓦片等。⑤层下为生土层。

二、遗物遗迹

(一)遗物

探沟中出土遗物较少,第③、④、⑤层中出土,其主要集中在第④层和第⑤层。第③层中有零星建筑构件残片,如:图三

31,瓦当残件,残长10.4,宽5.2,厚1.2厘米。瓦当呈圆形,现残,正面浮雕珍珠纹及一周凸旋纹,剖面呈椭圆形。

32,附加堆纹灰陶罐残片,残高7,长9,厚1厘米。灰陶,外施一周泥条附加堆纹,堆纹呈绳索状。

33,建筑构件残件,残高11.7,直径约3厘米。陶质,灰色,表面无纹饰,剖面略呈椭圆形,整体呈条状,首端直径略小,疑为建筑饰件。

④层主要出土遗物有白底褐花瓷片及碗底、黑褐色陶罐口沿残片、及青砖、建筑构件残片等。

34,灰陶罐口沿,残长10.6,高5,厚1厘米。灰陶,方唇,微卷沿。无纹饰。

35,卷沿灰陶罐,残长15,高8,厚0.8厘米。灰陶,圆唇,卷沿。无纹饰。

36,青釉瓷器底,残高3,底径9,厚1厘米。青瓷,圈足,圈足内底有支钉痕。

37,彩绘滴水,残宽10.8,高5.5,最厚3厘米。陶质,外施彩绘,依稀可见绿色、黄色,现已脱落。滴水微弧,外饰花纹、波浪纹及旋纹。

38,细沟纹方砖,残宽16.5,长16.5,厚5.5厘米。正面饰细沟纹。

⑤层主要出土有沟纹砖(辽代典型器物)、铁器残件、板瓦、筒瓦等。

39,建筑构件,残高9.2,最宽8.7,最厚5.6厘米。正面饰有“V”形沟纹。

310,沟纹砖,残高11,宽12.1厘米。呈不规则形,正面饰竖沟纹。灰色,质地较硬。

311,黑釉瓷盏,残,口径6,底径3,高2.4,厚0.2厘米。敞口,浅腹,平底,内壁施黑釉。外无釉。

312,方唇灰陶罐,残高7.7,宽6.7,厚1厘米。灰陶质,方唇,微侈口,外饰一周泥条状附加堆纹。

(二)遗迹

在探沟第4层发现有一处房屋建筑基址,深约1.5米,遗迹房屋为西墙、北墙局部,此房址坐北朝南,在废弃的板瓦、残砖之上用石条垒砌成地基。在房址的西侧深约1.2米处有两个方形柱础石,应为此房内柱础石。探沟西侧有清晰可见的踩踏面。

1710233969370.png

三、结语

通过此次探沟清理,从主要遗迹及包含物上分析,认层为耕土层,③层及④层为金元时期地层,⑤层为辽代地层,⑤层下为生土层。

丰州故城文化层较深,由于此次清理面积有限,文化面貌尚不能全面揭示。从清理的情况看,辽代地层位于生土层之上,遗迹有踩踏地面及房屋倒塌形成的不规则形状。其上为金元时期地层。遗迹主要有灰坑和房址。灰坑为椭圆形;房址以红烧土作为地面或墙体,从清理中可见多处条石有规律摆放的情况分析,为石垒墙体,墙体缝隙间还有整齐码放的下层建筑残片,表明上层房基在下层的废弃上垒砌而成。

1710233680434.png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北城门楼

最新推荐